错误!请进行一些更改。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785
  1. 组委会介绍
  2. 参赛办法
  3. 活动章程

“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组委会

  • 组织机构

    联合主办:清华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协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所属:建筑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学术支持:《装饰》、《世界建筑》、《住区》

    主旨阐释

    第1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同发起,其前身为 “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由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教育委员 会联合16家主要设计高校发起于2003年,至今已成功举办12届。“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作 为学术交流平台,吸引了全国1570所高等学校的参与。登上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设计竞赛平台 的高等学校,从2003年第1届的78所,到2014年第12届的293所,12年来共有275所院校的学 生获得不同类型与级别的奖项。“学年奖”业已成为这一专业领域内有重要影响的奖项,交流 与竞赛的互动实现了有限资源的有效整合。

    为进一步将学年奖办成跨学科及关注人居环境为主题的教育交流平台,提升学术品质,使其成 为可持续的优质人居环境设计教育交流平台,发挥清华大学的学科优势,整合资源,清华大学 美术学院与建筑学院联手改组原活动,构建更为强大的评委阵容,使其成为清华大学在人居环 境设计领域的一项优质品牌活动。活动得到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住房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所属: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城乡规 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等机构的大力支持,为评审质量提供了 有力保障。人类的营造活动随着历史的发展,呈现出两个看似矛盾的趋势,一方面是分工越来越细,专业 分化走向精微;另一方面又对设计师的宏观视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有句古话:尽精微, 致广大。既是对设计境界的描述,也可理解为这一对趋势的反映。人居环境理论的提出正是建 立在学科分化的现实基础上,力图以走向整合的环境意识来克服由于分化带来的专业隔阂,以 构建更为健康的人居环境审美体系。学年奖的改组无疑为实现这一学术理想又向前迈出了坚实 的一步。交流需要平台,也要有良好的机制和规范,经过改组的学年奖将为中国的人居环境设 计教育提供更大的助力,让我们在这个新的平台上更好地向前奋进! 

    组委会成员

    顾问  
    王建国 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
    毛其智 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
    杨锐 风景园林专业指导委员会
    主任  
    谭平 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郑曙旸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庄惟敏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副主任  
    何洁 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方晓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张利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委员  
    马克辛 鲁迅美术学院
    王铁军 东北师范大学
    龙灏 重庆大学
    过伟敏 江南大学
    朱文一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孙一民 华南理工大学
    孙世界 东南大学
    孙澄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杨豪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吴卫光 广州美术学院
    张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张书鸿 东北大学
    张悦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唐建 大连理工大学
    黄一如 同济大学
    梁雯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董雅 天津大学
    宋立民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邵健 中国美术学院
    赵军 东南大学



     陈天       天津大学
     王浩       南京林业大学
     王向荣   北京林业大学
     
    秘书长  
    方晓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张利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副秘书长  
    李明 学年奖组委会
    文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叶扬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周志 《装饰》杂志
    戴静 《装饰》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