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请进行一些更改。
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
2 / 20

【2019建筑设计金奖】超级校园-以社团为组织线索的超高容积率教育综合体设计

日期:2020-06-01    点击:2563    查看原图    全部展开









 
作品赏析说明
 为何超级?
首先是功能超级复合。这是一个位于CBD中的校园。场地周边存在多条不同标高全地块环线,该地块将在各个层面与城市接驳。不仅仅学校本身的功能丰富,同时附加了很多社团空间,所以形成了一个城市共享的教育综合体。
 
其次是超级容量。目标容积率为3.0,而一般中学容积率约0.6-0.8,超越常规校园五倍的高容积率必然导致复杂性和综合性。
  
然后是超级社团。
社团是校园中最具弹性的部分,代表了一种学生自发的活力和创造力,因而设计者将社团相关空间作为切入点进行设计。校园设计引入对外培训功能和社团相关空间,意味着校园的功能将更加复合,需要一种全新的运营模式。
 
再者是超级创新模式。城市和社团生活的介入使过去围绕基础教学展开的单核模式不再适用,因而设计者探索了一套全新的输入输出系统模式从而满足校园管理、学生自治、对外互动等多重需求。
 
同时在整体模式之下,我们每个部分都对其空间模式有所探究与创新。
  
最后是超级协作。我们采用流动分组的形式,跟每个同学都能合作一次的超级机会。
 
同时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了不同的合作模式,对接,争吵,调和,求同存异。十三个人协调统一又在各自的设计中保有个性,使整个方案呈现出高度整体性,并展现出团队成员对校园乃至城市生活的美好愿景。
 
输入-核心-输出的系统模式组织整个校园空间:
输入部分包括教室、学生&教师宿舍,学生在输入部分空间中进行知识与体力的输入和补给,是学生在校园内每天开始与   结束之处。
核心空间,即图书馆与食堂组团,两者是校园中的最高活力点,它们结合将成为校园内一切活动的发生器与中转站;两者公用部分共享空间,成为人流突变时的缓冲地带;走班制学生在核心中转空间中会获得个人储存空间;两者的生产资料(书本&动植物)围绕在核心周围,随时被取用,鼓励学生“自主生产”,培养其学习兴趣与生活热情。
输出部分包括社团空间和对外培训,社团包括运动、 演艺、农场三个主题,对外培训包含的社区服务与培训教学,
是学生得到反馈与个人提升之处。运动区域以慢行体系联系整个校园,使运动进入学生日常生活;演艺社团联系校园与城市,学生演出向城市开放,欢迎居民进入观看。农场包括动物养殖与植物栽培,完全由学生负责;生产物资应用于社团活动、日常生活或对外销售.....
更多»推荐作品赏析
 

[ 作品赏析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